近日,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正式公示2025年度“高校后勤劳动育人实践基地”入围名单,西南民族大学凭借在劳动实践育人方面的系统化探索与扎实成效,经自主申报、地方推荐与专家评审等环节,最终成为全国民族高校中唯一入围单位,标志着学校在后勤育人领域的实践成果获得行业高度认可。
近年来,西南民族大学后勤保障处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以“质量后勤·润心育人”为核心理念,推动后勤服务从“保障型”向“育人型”深化转型,系统构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,生动谱写了“三全育人”新时代篇章。
学校积极整合后勤资源,打造了四类实践育人岗位,涵盖美丽校园建设、生活技能实训、专业技术实践与志愿服务公益等领域。学生在“金石生辉”校园石刻修复、绿化养护中增强归属感;在“团结厨房”“匠心工作室”“共享厨房”中学习技能、传承文化;在融媒体运营、新星剧场灯光舞美等技术岗位中锤炼专业能力;在防艾宣传、急救教育等志愿服务中培育奉献精神。各岗位均配备“后勤导师”,确保学生实践过程有指导、有收获、有成长。
“团结厨房”劳动教育实践课
新星剧场灯光舞美
“金石生辉”校园石刻修复
树木刷白
结核宣传
急救培训
此外,西南民族大学后勤还将传统文化深度融入劳动教育,如在端午期间开展“粽香传情”主题活动,学生在食堂师傅指导下学习包粽子、制作香囊,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,更深刻理解了节日文化内涵。这种“做中学、学中悟”的模式,有效增强了劳动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。
端午包粽子
中秋活动
经过持续建设,西南民族大学后勤劳动育人成效显著。学生劳动观念从“被动接受”转向“主动参与”,综合素养在实践中不断提升。后勤申报的《劳动育人 景育融合——西南民族大学后勤物业与绿化管理服务创新与发展实践》项目,荣获四川省高校物业与绿化工作典型案例三等奖;《校园金石生辉:一笔一画何以润心育人》等活动生动呈现了育人过程的温度与深度。
此次成功入围“高校后勤劳动育人实践基地”,既是对学校后勤劳动实践育人工作的肯定,也为下一步深化劳动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平台。西南民族大学后勤保障处将以此为契机,持续拓展劳动育人路径,完善实践机制,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多后勤智慧与力量。
【作者:朱蕊 责编:戴钰雯 二审二校:贺健 终审终校:伍敏】
编辑:郑云泽(秘书处)